王锷×漆永祥:礼尚往来@DT51

时间: 2025-10-25
地点: 北京 朝阳区 北京 朝阳区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 DT51 3F
费用说明:
¥ 0
活动详情

报名方式

点击立即报名按钮进入活动页面报名

详情介绍

活动详情

活动嘉宾

王锷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漆永祥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

活动日期

2025年10月25日(周六)16:00-17:30

活动地点

RENDEZ-VOUS

活动地址

DT51 3F

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98号院1号楼

活动费用

免费

活动当日凭报名短信进场

报名方式

报名请点击链接:

https://skprendezvous.mike-x.com/4yGMI

座席有限,先到先得

参与提问的前三位读者

将获得赠书1本

直播平台

新浪微博

@SKPRendezvous

无法到达现场的读者,请以直播形式观看本次活动

【活动内容】

面对他者,是人类的一个永恒处境。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某种本质性的东西。如何面对自身之外的他人,古人曾经做过长久而又系统的思考,在中国古代,这些思索被冠以一个字——“礼”,先秦两汉时期逐渐编织为三部经典文本——《周礼》《仪礼》《礼记》。

它们曾是历代文人心中的“圣经”、学生考试的必考科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三礼》已不是人人阅读的经典,而只是流传到今天的古代文献,渐为大众所遗忘。这段遗忘的内容,似乎只是作为文献学、哲学史被一部分学者所研究。《三礼》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政治法律、赋税制度、礼乐仪式、服饰膳食等,不仅仅是我们研究先秦时期政治、历史、哲学、思想、礼乐文明的重要文献,更承载着我们祖先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及其愿景。南京师范大学王锷教授从基本的文本问题出发,梳理出一段属于我们的书籍史、思想史,推出新著《三礼入门》,以展现古代社会常识,透视传统精神的内核,帮助读者深层次理解古代中国。

由此,我们或许也可以体验到汉服之热背后隐藏的古人的心思,在博物馆的文物之中发现古人的想法,在古建游之中看出些门道来,在日常生活中想象如何像古人一样充满仪式感,在人与人之间探寻更好的生活。

在面对遗忘的文本之时,我们去理解过去的历史,也是去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

2025年10月25日(周六)16:00,我们邀请到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锷,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漆永祥,做客 北京DT51 3F RENDEZ-VOUS,一起来聊聊“礼学”。

【活动嘉宾】

王锷

本书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文献编”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经学、礼学和古文献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三礼研究论著提要》《〈礼记〉成书考》《〈礼记〉版本研究》《文为在礼——礼学文献考论》《〈礼记〉郑注汇校》《陇右文献丛稿》等,编纂《曲礼注疏长编》《王制注疏长编》《月令注疏长编》等,整理《礼记注》《五礼通考》(合作),主编《礼记注疏长编》《学礼堂访谈录》。讲授《周礼》导读、《论语》导读、《礼记》导读等。

漆永祥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文献学史、清代考据学、东亚学术与文化交流研究,以及大中小学语文教育与高考等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撰有《乾嘉考据学研究》《〈汉学师承记〉笺释》《燕行录千种解题》等著作20余种,主编有《大学国文》《北大中文系第一课》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主编)等教材,已发表学术论文并散杂文诗歌等二百余篇。

活动须知

活动须知

报名请点击链接:

主办方信息

豆瓣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