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头下的北方故事,纪录片导演顾桃作品展映
报名方式
点击立即报名按钮进入活动页面报名
详情介绍
展映安排:
10月2日晚上19:00 《犴达罕》
犴达罕是大兴安岭森林里体态最大的动物,威武,敏感,拥有尊严。近年生态的破坏,偷猎者的增多,犴达罕也更稀少。
而这不是一部关于犴的片子。
具有犴一样孤独气质的鄂温克猎人维加在禁猎后失落悲伤,经常酒后用诗和画怀念逝去的狩猎时代。春天来了,维加和伙伴进入原始森林,寻找犴达罕的足迹。
城市里教书的夏老师爱慕维加的才华,维加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10月3日晚上19:00 《乌鲁布铁》
“乌鲁布铁”,鄂伦春语“孤山”之意。是内蒙古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南部一个鄂伦春民族乡(鄂伦春猎民定居点)。
曾经的鄂伦春猎人给力宝承包了乡里的马场,用传 统的方式饲养100多匹鄂伦春猎马。虽然禁猎了,给力宝偶尔也会进山转转,不为猎获,而是恪守先祖的狩猎文化。给力宝的儿子亮亮和他的伙伴既离不开森林,但更热衷于现代的极限运动,组建了越野摩托车队,漫山遍野的消耗着激昂的青春。夏日里的一天,给力宝的马被偷猎者的子弹打中,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文化碰撞。
10月4日晚上19:00《神翳》
关扣尼今年七十六岁了,是鄂伦春族唯一健在的萨满。每到初一或者十五,关扣尼都要在神位上放上贡品,按传统的方式祭拜神灵。一场病愈之后,关扣尼有了心事,希望在有生之年,能找到萨满的传承人,把这种古老的宗教文化继承下来。可现在的年轻人已不再笃信神灵,这成为关扣尼寻找继承人最大的障碍。她把目标放在了女儿菊花和儿子举荣的身上……
10月5日晚上19:00《敖鲁古雅·敖鲁古雅》
中国北部的大兴安岭,有一支颇为传奇的民族——使鹿鄂温克。 300年前,他们来自更北方的西伯利亚。他们世代以打猎和饲养驯鹿为生,拥有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
他们喜欢喝酒,酒后也会闹事,他们喜欢驯鹿,因为驯鹿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用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演绎一个民族的传统,也哭诉着敖鲁古雅文化消逝的悲哀。喜欢敖乡的那位艺术家,更喜欢经常酒后闹事的柳霞。艺术家最珍贵的就是自己画完的话,立刻就烧掉,他不同于世俗,不同于另一类最正常的艺术家,他的画,给天看,给地看,给月亮星星看,也给自己看,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追求的是真正的艺术,不做金钱的奴隶。
2003年,他们走出大山,搬进政府所建的定居点,禁猎也随之来临。失去森林和猎枪的鄂温克人深感寂寞,部分族人回到山上,重新开始传统的生活。时光悄悄流逝,鹿铃声也渐渐远去……那片曾经熟悉的森林还会属于他们吗?
10月7日晚上19:00 《雨果的假期》
内蒙的东北部,敖鲁古雅积满大雪的深山老林中,担心全心全意陷入爱情中的母亲柳霞,雨果重新回到了家中,影片舒缓地记录了他们在一起的短暂时光。
雨果的母亲柳霞,在雨果很小的时候失去了丈夫,因为酗酒,无力抚养孩子,在社会的资助下将雨果送到了无锡免费接受教育。柳霞终日苦闷,驯鹿和酒成了她思念孩子的寄托。
在一个冬天的假期,雨果回到了家乡——大兴安岭深处的鄂温克定居点。此时他已不再是当初离家的那个孩子,而是一个13岁的少年了,面对酗酒的妈妈,诗意的舅舅,纯净的族人,熟悉又陌生的森林,在城市里长大的雨果有些不知所措···
活动须知
当镜头成为凝视文明的眼睛,当时间化作记录时光的笔墨,纪录片就成为了另一种表达方式。
顾桃,纪录片导演。有着蒙古、满、鄂温克血统的顾桃是条真真正正的草原汉子。在离开家乡很多年以后,顾桃依然要回到那个地方去寻找值得投入一生去做的事情,那就是用影像的方式将那些正在消失的民族文化定格。获得过凤凰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长片奖、第十六届上海国际电视节自然类纪录片金奖、2007新加坡国际电视节一等奖等国内外多项大奖。
活动地点为三旗悦读空间(MPK黑胶书店一层)
十一期间,三期悦读空间为大家准备了独立纪录片顾桃的五部佳作(已获导演授权),与大家一起用最本真的视角,走近文明转型中的生命故事。
公益活动,无需报名,直接到场观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