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鸿、陈年喜对谈: 年轻的人们离开了家乡|活动招募
报名方式
点击立即报名按钮进入活动页面报名
详情介绍
1997年,梁鸿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穰县梁庄,去郑州读书。那时候的她,并不知道,10年以后,2007年的夏天,她会带着两岁多的儿子再次回到这里,开始一场漫长的关于“梁庄”的写作。为此,她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梁庄,看到家乡的熟悉,也感受到陌生,她开始“从生活的内部观察生活”,那“永恒存在,又永恒流逝”的,好像都变得更清晰了些。她写了很多那里的人,写他们的命运,或许,就是在对一个又一个个体的记述中,她早已写出了自己想要的“大地的感觉”——一种更为本质的存在与生活——让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读者不仅从中看到了“中国”,看到了自己的“家乡”,也看到了“自己”。
1999年,家在陕西峡河的陈年喜出门上矿山工作,他做了一名爆破工,在矿洞的最深最黑处,他的诗歌比炸药更响更亮,如雪,落了人一身霜白。16年后,他因病返乡,重新打量这里,他发现,他一生的底色、文学的底色,在童年的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在经过那“土地上的风尘与人的生死”之后。他写《峡河西流去》,为这里看见和看不见的事物写信,为这里的人们写信,他也终于确认,“你们的所有来信,我都认真读过了”。
这是一个“故乡消散的年代”,我们都曾是那个离开了村庄的年轻人啊,我们把家乡搁置在某个地方,偶尔想起或者忘记也没关系,但总有一天,在去了很多很多地方之后,在读过很多很多人写的故乡之后,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刘震云的延津、李娟的阿勒泰……我们会想起那个自己的小地方,发现它是一些那么重要的过去啊——那里是我们个性化的前提,我们人生的枝丫好像也都是顺着那片土地的道理逸出的。
6月21日(周六)15点,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主办,新京报书评周刊、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联合承办的活动上,我们将邀请“梁庄三部曲”的作者梁鸿,诗人、作家陈年喜,一起来聊一聊在这个向往远方的年代,故乡还依旧是人们的精神锚点吗?以及为什么故乡是写作者绕不过去的存在?欢迎大家报名参加线下对谈。
梁鸿、陈年喜对谈
故乡,是一个人个性化的前提
对谈嘉宾
梁鸿
学者,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非虚构文学著作《梁庄十年》《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学术著作《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作为方法的“乡愁”》等;学术随笔集《历史与我的瞬间》;短篇小说集《神圣家族》;出版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和《四象》。 曾获第十一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七届文津图书奖”、“首届非虚构大奖·文学奖”、英国翻译笔会奖等多个奖项。
陈年喜
陕西丹凤人。有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中国作家》《花城》《芙蓉》等刊物。出版作品有诗集《炸裂志》《陈年喜的诗》、散文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微尘》《一地霜白》《峡河西流去》。获首届工人诗人桂冠奖、2021年度单向街书店文学奖、花城文学奖、首届欧阳山文学奖等。
刘亚光,《新京报书评周刊》记者。
免费票
免费票+《中国在梁庄》1册 29元
免费票+《峡河西流去》1册 19元
免费票+《中国在梁庄》《峡河西流去》各1册 48元
注:因平台无法设置0元票,选择免费票的读者,请预支付0.01元,我们将在活动结束后退款给您。
运营团队
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新京报书评周刊、海淀区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
文字、编辑: 张瑶
海报设计: 郑晓纯
本文校对: 穆祥桐
活动须知
活动时间 :2025年6月21日 (周六) 15:00-16:30
活动地点 :北京市海淀公园路6号三山五园文化艺术中心多功能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