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中国音乐学院制作歌剧《原野》
报名方式
点击立即报名按钮进入活动页面报名
详情介绍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中国音乐学院制作歌剧《原野》
一、项目背景歌剧《原野》改编自中国现代剧作大师曹禺的代表作,由其女儿万方编剧,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著名作曲家金湘作曲,为原创四幕大型歌剧。于1987年7月25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是第一部打开西方歌剧宫殿大门的中国歌剧。先后获得了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提名、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奖等多个奖项,被誉为“20世纪歌剧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2024年,中国音乐学院推出了全新制作版本的歌剧《原野》,为甲子校庆献礼,于6月9日、10日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上演钢琴版,6月14日、15日在中央歌剧院上演舞台版,收获巨大反响和业内外一致好评。继而本剧获得2024年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的传播交流推广--艺术推广普及类项目资助,体现了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因此,本剧将在2025年再启帷幕,完成10场演出,继续将这一中国经典歌剧向世人推广传播。
二、剧情梗概本剧为四幕歌剧,音乐与语言几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表现仇虎为报两代冤仇而逃出监狱,决心向害死自己爹爹和妹妹的焦阎王复仇,却得知阎王已死,自己当年的恋人金子也被抢去给儿子焦大星做了媳妇。当他见到金子,两人重燃爱火,金子要仇虎带她逃离这坟墓般的地方。凶狠的瞎眼焦母发觉仇虎回来甚是惶恐,向侦缉队告密,意图斩草除根。仇虎在“父债子还”的观念支配下,杀死了童年好友焦大星,焦母想要暗中谋害仇虎却误杀了自己的孙子小黑子。仇虎携金子出逃至黑暗森林,被焦母引来的侦缉队包围。仇虎因迷茫和恐惧而陷入半疯状态,最终选择让金子独自逃走,自己孤身赴死。
三、人员名单编剧:万方作曲:金湘
【主创】艺术总监:李心草导演:陈蔚指挥:周君舞美设计:王辛刚灯光设计:孟彬多媒体设计:陈啸、李甘泥服装设计:彭丁煌化装造型设计:刘红曼道具设计:李臻超
【角色演员】仇虎(男中音) :高鹏/孙尧金子(女高音) :尤泓斐/杨琪焦大星(男高音):何浩源/刘智豪焦母(女中音):郝苗/阮子鑫常五(男低音):赵明/徐阳白傻子(男高音):李想/郝君波
【哑剧演员】
仇虎爹爹:马永志仇虎妹妹:解瀚、许嘉怡
【钢琴艺术指导】黄亚千、任卓、杨晶、程通
【演出团体】中国音乐学院合唱团
四、主创【艺术总监】李心草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民革中央委员,一级指挥。第十三届、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北京音乐家协会主席,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音乐舞蹈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五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获得者。2022年11月任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负责行政全面工作。1991年,执棒前中央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1994年,任中央芭蕾舞团管弦乐团首席指挥。1999年起,任中国交响乐团指挥。2009年至2016年,出任韩国釜山爱乐乐团音乐总监、首席指挥。2017年起,任中国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曾任中国交响乐团副团长、团长,是首位进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执棒的华人指挥家。多次在国家级国事活动以及外交活动的文艺演出中担任音乐总指挥,如2016年在“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2022、2023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102周年交响音乐会,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丝路同行》文艺演出等。
【导演】陈蔚中国音乐学院表演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著名导演,表演教育家。当代中国歌剧和音乐剧导演的领军人物,多年来在拓展中国原创歌剧、音乐剧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品连续六次在中国艺术节上获奖,三次荣获文华大奖,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个人多次荣获“文华导演奖”、中国歌剧节“优秀导演奖”、国家艺术院团展演“优秀导演奖”、“最佳指导教师奖”等。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陈蔚担任天安门群众游行艺术总监和总导演,首创在此庆典加入领唱、大型合唱、民族打击乐。作为导演,在40余年的创作生涯当中与国家大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等二十余所院团及高校排演多部经典作品。主要作品包括歌剧、音乐剧、楚剧、曲剧、秦腔现代戏、跨界剧以及歌舞剧等多种体裁类型。如:《再别康桥》《大汉苏武》《红河谷》《生命的绿洲》《万里茶道》、大型音乐剧《血色湘江》中国科协“共和国的脊梁”系列之音乐剧《罗阳》、中国音乐学院校庆版歌剧《原野》《蝙蝠》等。作为表演教育家,在近40年的教学实践中,建立了系统,科学,高效的歌剧表演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歌剧、音乐剧新生代”演员,如崔峥嵘、尤泓斐、雷佳、吕薇、金郑建、张海庆、张英席、薛皓垠、王丽达、王庆爽、王莉、高鹏、丁伟、于海洋等。多次受邀出任国家级歌剧人才培养项目导师,先后在天津音乐学院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中国歌剧舞剧院2023年度艺术人才培训资助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训》为学员授课。2021年7月23日-26日,受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邀请,于第四届中国舞台美术展独立艺术家展区举办作品展“蔚来已来”,展出了职业生涯中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具有代表性的31部作品。众多舞台艺术家、剧作家、音乐家、歌唱家、专家、媒体出席了开展仪式,展览获得业内热烈反响。近年来主编由中国音乐学院教学成果出版资助,纳入中国乐派课程建设系列丛书的多部教材,包括《再别康桥》《红河谷》等。
【指挥】周君青年指挥家,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常任指挥。多次参加中国歌剧节,指挥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获盛誉。主要作品有:歌剧:《小二黑结婚》《白毛女》《原野》《红河谷》《湾顶月明》《伤逝》《苏武》《星海》《号角》(聂耳);大型交响合唱音诗《神话中国》;音乐剧:《我家门前有条河》《追光者》《敬礼》《大泽鹤恋》《北魏长歌》《血色湘江》《罗阳》《再别康桥》《余子俊》(文华奖)、《黄大年》,百老汇音乐剧《Into The Woods》等。其指挥风格细腻具有亲和力,对作品的细节把握敏感而严谨,被誉为“在歌剧指挥上很有天赋和造诣的青年指挥家”。
【舞美设计】王辛刚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台美术工作部主任、国家一级舞美设计。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舞台美术设计专业,本科学士学位。1991年入中国歌剧舞剧院至今。文旅部高级职称评委;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多部作品入选五个一工程及精品工程。文旅部舞台技师组高级职称评委(2019年),文旅部舞美设计组高级职称评委(2016年、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初评评委(2018年、2019年、2020年),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舞台美术高级职称评委(2019年),文旅部舞台技师和舞美设计组高级职称评委(2022年,2023年)。
【灯光设计】孟彬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灯光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演艺设备系统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担任灯光设计的作品中多部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中国“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国话剧金狮奖、中国京剧艺术节金奖。
【多媒体设计】陈啸200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2014年于旧金山艺术大学取得交互与游戏设计艺术硕士学位。专业从事舞台多媒体设计,代表作品:中央歌剧院歌剧《道路》《奋斗》《萧红》,陕西戏曲研究院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临沂大学舞剧《渊子崖》。韩红2022《老韩》线上演唱会、西安外事鼓乐团音乐会《钟鸣鼓乐》。执导虚拟乐队《古拜切》动画MV短片。
李甘泥200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从事多年电影、动画及特效多媒体设计工作。电影特效合成《捉妖记》《长城》《流浪地球》等。国家大剧院歌剧电影《长征》《金沙江畔》《冰山上的来客》,中央歌剧院歌剧《奋斗》,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实景光影秀《梦幻太极》《好汉山东》,音乐会《钟鸣鼓乐》,话剧《大道更光》,中国音乐学院歌剧《原野》,舞剧《何以相逢》等。
【服装设计】彭丁煌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舞台美术系副主任。中国舞台美术学会戏曲委员会主任,北京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北京市丰台区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获得者。服装设计作品二百多部,曾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艺术节文化奖,中国戏剧节优秀服装设计奖,中国京剧节优秀服装设计奖,中国评剧节优秀服装设计奖,中国歌剧节优秀剧目奖,全国少数民族汇演优秀服装设计奖,舞台美术学会奖和“全军新剧目汇演服装设计一等奖”。作品多次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化装造型设计】刘红曼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化委会副主任,中国电影美术学会化装造型艺术委员会专家。长期从事戏剧、影视人物造型的创作与教学工作,与许多活跃在创作一线的知名艺术家和院团长期合作。在多年的专业教学、学术研究、艺术实践中积累了大量作品和丰富的经验,百余部作品涉及话剧、歌剧、音乐剧、戏曲、电影、电视剧、文旅演艺项目等,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道具设计】李臻超济南市歌舞剧院道具设计。曾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金奖、第十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等,参与多个“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曾在歌剧《鸾峰桥》《追光者》《沂蒙山》《檀香刑》,音乐剧《敬礼》《我家门前有条河》《不一样的焰火》,话剧《大道更光》等多部大型剧目中担任道具设计与制作。第四届中国舞台美术展——中国著名歌剧导演陈蔚舞台美术个人展“蔚来已来”中担任制作技术总监。
五、演出阵容【角色演员】高鹏:饰演仇虎男中音歌唱家,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歌剧节“优秀表演奖”获得者,文旅部“新时代声乐领军人才”,北京市丰台区文联理事。在经典民族歌剧《白毛女》中饰演杨白劳,获得社会各界专家和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先后在全国演出达50多场,并参与该剧电影版的拍摄。在经典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中饰演二孔明,在第三届歌剧节上荣获“最佳复排复演歌剧奖”。在歌剧《苏武》中饰演卫律,获得文化部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
孙尧:饰演仇虎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男中音歌唱家,国家文艺院团歌剧演员。曾于多部经典歌剧、原创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包括歌剧《白毛女》饰演杨白劳、歌剧《湾顶月明》饰演华智强、歌剧《唱响南泥湾》崔连长、歌剧《青山烽火》下川中佐等十余部经典、原创歌剧。其表演涵盖正反派角色及历史与现代题材,角色跨度广泛。长期参与国家级文艺演出及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以舞台实践推动歌剧艺术传播。近年致力于原创剧目创作,探索声乐艺术与当代舞台的融合。作为中国歌剧舞剧歌剧演员,活跃于国内主流舞台,持续拓展表演形式,践行用歌剧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艺术追求。
尤泓斐:饰演金子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意大利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艺术访问学者,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委,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入选“中国十大女高音”,意大利莫纳科歌剧协会荣誉会员,北京大学党政干部理论高级研修班学员,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书院荣誉导师,哈尔滨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哈尔滨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特聘教授,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荣誉艺术家”,在24部中外歌剧中担任女主角。
杨琪:饰演金子中国歌剧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旅欧硕士,师从于赵静教授、刘青教授。曾先后师从于孙秀苇教授、IsoldeSiebert教授。近年来活跃于中国各大歌剧舞台,曾连续数年出演国家大剧院(NCPA)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饰演女一号“丽达”、国家大剧院(NCPA)原创歌剧《兰花花》饰演女一号“兰花花”、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歌剧舞剧院原创歌剧《青山烽火》饰演女一号“乌日娜”、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天地神农》饰演女一号“听訞”等。
何浩源:饰演焦大星男高音,中国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2018年以专业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本科,2023年同样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授赵静。曾获美国加州音乐节一等奖 ,第十届全国高校歌剧展演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 ,曾多次参演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制作歌剧排练以及演出,曾担任歌剧《波希米亚人》中男主角鲁道夫、《费加罗的婚礼》中男高音巴西里奥、《茶花女》中男主角阿尔佛雷多、歌剧《原野》中男高音焦大星等。
刘智豪:饰演焦大星男高音,中共党员,郑州大学河南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本硕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先后师从翟社泉、吴碧霞教授。曾荣获“黄河之滨音乐周”暨“第十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河南选拔赛”青年组第一名”、“第十届高等艺术院校全国歌剧声乐展演”研究生民族组三等奖、“青海全国民歌展演”入围奖,曾参演歌剧《洪湖赤卫队》《再别康桥》《原野》等,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河南省政协新春茶话会等节目录制。
郝苗:饰演焦母女中音歌唱家,博士,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先后师从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教研室主任赵静教授,德国功勋瓦格纳男高音SIEGFRIED JERUSALEM。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五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得者。文化部选派赴德国纽伦堡-艾丁斯堡歌剧中心签约艺术家。曾在德国举办的《瓦格纳拜罗伊特国际歌剧声乐比赛》和由德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内莉泽 ∙ 腾贝格尔创办的第五届《国际歌剧声乐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中获得金奖;在文化部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速录杯声乐比赛》中获得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在第十届《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比赛》等多个国际、国内声乐赛事中获得重大奖项。
阮子鑫:饰演焦母中国交响乐团青年女中音。201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21年成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硕士研究生,师从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静教授。参演歌剧《茶花女》《费加罗的婚礼》《原野》《红河谷》《最后一片叶子》话剧《阮玲玉》等。参加“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声乐比赛”获优秀奖;与“卡巴耶”大师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参加“意大利CASTA DIVA国际音乐节”获得第三名;获得欧中CRESCENDO国际音乐比赛专业组三等奖;在高等艺术院校全国歌剧声乐展演中获得专业院校研究生歌剧咏叹调组三等奖。
赵明:饰演常五爷男低音歌唱家,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大剧院签约演员。曾与国家大剧院、旧金山歌剧院、中国交响乐团、广州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演出团体和艺术院校合作,在《霍夫曼的故事》、《卡门》、《纳布科》、《费加罗的婚礼》、《叶甫盖尼·奥涅金》、《茶花女》、《弄臣》、《奥赛罗》、《唐卡洛》、《贾尼·斯基基》、《艺术家生涯》、《唐璜》、《金沙江畔》、《西部女郎》、《图兰朵》、《山村女教师》、《白鹿原》、《马可·波罗》、《原野》等二十余部歌剧中饰演主要角色。2015年,入选旧金山歌剧院Merola青年艺术家培训项目。被《旧金山古典之声》评价为:“让剧院屋顶都随之震动的演唱!(他的声音)有着丰富的共鸣和强大的穿透力。”曾获第八届、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徐阳:饰演常五爷旅德青年男低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青年教师,德国卡尔斯鲁厄巴登国家剧院独唱演员。本科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歌剧学院硕士及艺术歌曲专业博士。先后师从彭康亮,赵登营,Maria Venuti,Julia Varady,Janet Perry,Carlo Colombara。在德国卡尔斯鲁厄音乐学院攻读硕士期间,于2013年被卡尔斯鲁厄巴登国家剧院选入青年歌剧中心,并于2016年开始担任歌剧团独唱演员,开启了他在国际舞台上的职业生涯。他至今已在40余部歌剧中扮演过主要角色,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及剧目量。除了歌剧舞台,他还深耕艺术歌曲领域。于2020年开始跟随世界级艺术歌曲大师Mitsuko Shirai 及 Hartmut Höll攻读艺术歌曲的独奏家文聘(博士)。2024年归国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
李想:饰演白傻子男高音歌唱家,中央歌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专业歌剧、音乐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央电视台“光荣绽放”新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青年歌唱家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澳门少儿艺术团艺术总监。作为活跃在当今中国舞台上优秀的歌剧、音乐剧演员,在四十余部中、外歌剧和音乐剧中担任主要角色,主演的歌剧多次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及业内、外人士的一致赞誉。
郝君波:饰演白傻子男高音,中国音乐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学院硕士,师从于国家一级演员、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女高音歌唱家孙淑香教授。2017年荣获中国“high C男高音”歌唱比赛新疆赛区银奖;2019年中国声乐艺术节荣获青年男高音民族唱法组全国总决赛铜奖;在十二、十三届金钟奖兵团选拔中表现突出,被兵团音协选派参加金钟奖全国选拔赛。2024年3月在《歌唱艺术》期刊中发表论文《论歌唱中的“四呼”和“口型立定”》。
【哑剧演员】解瀚:饰演仇虎妹妹女高音,中国音乐学院在读本科生。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2023级在读本科学生,师从于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韩延文教授。2024年5月9日 ,在中国音乐学院庆祝建校60周年系列演出“甲子回眸.致敬经典”中国经典民族歌剧荟萃(教学版)白毛女选段中,饰喜儿。同年参加第十届墨尔本国际音乐专业青年组北京初赛,获得二等奖。2024年8月16日,参演韩延文教授美国洛杉矶迪士尼音乐厅师生音乐会,在《红河谷》中“我出生在黄河岸旁”饰雪儿。
许嘉仪:饰演仇虎妹妹女高音,中国音乐学院在读本科生。中国音乐学院本科一年级,师从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金永哲教授。在校期间参加“盛世弦歌,共谱华章”声乐歌剧系师生校友音乐会合唱团员,歌剧《蝙蝠》合唱团员。
马永志:饰演仇虎爹爹男中音,中国音乐学院在读本科生师从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杨曙光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2023级本科生。曾获2024中•韩国际声乐大赛咏叹调组北京赛区一等奖;中·韩国际声乐大赛咏叹调组韩国总决赛一等奖;高中时期曾获2021年,2023湖南省三独比赛独唱湖南省一等奖,常德市一等奖,2021年爱乐华声国际声乐盛典湖南省赛区咏叹调一等奖。
【钢琴艺术指导】黄亚千博士。二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理事。爱乐男声合唱团艺术指导。获第四届“Art-Klavier”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在多年教学工作中,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Alexander Polishchuk、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首席指挥家 Daniele Rosina、俄罗斯列宁格勒国立交响乐团首席指挥 Mikhail Golikov、德国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教授 Manuel Nawri 及著名指挥家严良堃、郑小瑛、卞祖善、邵恩、李心草、胡咏言、叶聪、阎惠昌、等长期合作于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及“名师工作坊”。在邵恩教授——教育部“双一流”国家精品课;中国音乐学院教学版歌剧《原野》 、 《再别康桥》 ;郑小瑛先生《郑氏指挥法》 ;国家大剧院歌剧《洪湖赤卫队》 、 《奥涅金》 ;吴灵芬教授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多场专题性音乐会;四川交响乐团合唱团及爱乐男声合唱团的数十场专场音乐会中,担任钢琴艺术指导。在中国音乐学院出品的《中国歌剧荟萃》 、“ 《聂耳的歌》——大型多媒体合唱剧”中担任合唱团排练指挥。作为主创成员及授课教师,深度参与并策划了“全国合唱与合唱指挥演修班”。
任卓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师,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中国声乐教研室艺术指导。开设研究生课程《中国歌剧艺术指导实践》并参与《歌剧表演》《声乐理论与表演》等课程的教学,排演多部原创歌剧。多次在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文华奖中担任钢琴艺术指导,指导的多名学生荣获金钟奖、文华奖的金奖。曾荣获由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最佳伴奏奖”;在中国音乐学院“我爱我师”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我心目中最优秀的专业课教师”;多次被院系评为年度优秀教师;曾获山东省金钟奖“最佳伴奏奖”。
杨晶旅意协作钢琴硕士,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钢琴艺术指导,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德国莱比锡·音乐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获得中欧国际文化艺术节利平斯基国际大赛艺术指导一等奖、最佳艺术指导奖;意大利罗兰多·尼克罗国际艺术指导大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第十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声乐展演优秀艺术指导奖等国内外钢琴及艺术指导奖项。现活跃于中国音乐舞台,多年来与众多知名音乐家合作演出,常受邀担任国内外大型比赛及大师课,曾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孔雀杯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韩国春川国际声乐比赛、意大利威尔第爱琴海国际艺术节等国内外比赛钢琴艺术指导。参与排演歌剧《原野》、《艺术家生涯》、《女人心》、《蝙蝠》、《爱之甘醇》、《唐璜》、《茶花女》、《大汉苏武》、《群魔乱舞》、《贾尼斯基基》、《婚姻契约》、《Le serve rivali di Tommaso Traetta》等。
程通旅美钢琴演奏家、合作钢琴艺术指导,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音乐艺术博士,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交响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美国音乐教师协会会员。2016年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硕士毕业,以钢琴独奏和合作钢琴艺术指导双专业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音乐学院录取,获得助教职位和全额奖学金,于2019年取得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作为活跃的青年演奏家,程通先生致力于古典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参演众多独奏、室内乐音乐会,表演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演出曾得到美国《明尼时报》、《中国论坛》的高度赞扬。
六、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北京文化艺术基金简介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七、剧照
活动须知
140分钟,含中场休息15分钟
请于演出前约30分钟入场
125分钟
由于安保和版权的原因,大多数演出、展览及比赛场所禁止携带食品、饮料、专业摄录设备、打火机等物品,请您注意现场工作人员和广播的提示,予以配合
无寄存处,请自行保管携带物品,谨防贵重物品丢失。
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