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100年考古专业70年
报名方式
点击立即报名按钮进入活动页面报名
详情介绍
喜欢线下展览,舞台剧,音乐会的小伙伴们可以加入我们的群,不定期组织活动,还在愁没有小伙伴吗,加入我们就对啦,微信hdxzsd 或企鹅群62972715(加好友时请务必注明“妈咪妈咪哄"进群)
提示:博物馆目前仅面向可入校观众预约开放。
本次展览将呈现超过100件(套)展品,包含北大考古历年发掘文物标本、发掘报告、照片及文献档案等。展览设置内外两条展线,内圈展线为学院大事记,外圈展线介绍北大参与的重要考古工作、对学科理论方法发展的贡献。
展览序厅简明概述了北大考古专业的历史与现状。第一单元回顾1922-1952年中国考古学科的早期探索。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部分中国学者试图借鉴西来的考古学,通过对地下材料的发掘、解读来重建古史体系。北京大学于1922年成立考古学研究室,在学术研究、课程建设、学生培养以及标本室、博物馆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初步积累。
展览第二单元讲述1952-1983年间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创建历程。1952年,北京大学成立中国高校中第一个考古专业,先后开设了四届考古人员训练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考古和文物工作者。
第三单元展示了1983-1998年中国考古学科体系的逐渐完善。这一时期北大考古专业实现独立建系,开辟了宗教考古、陶瓷考古、体质人类学等研究领域。本单元还以可视化交互展示北大考古历年重大田野成果。
第四单元探索了1998年至今考古学科体系的拓展态势,特别设立「伊川缸实验室考古」展区,参观者能够现场观摩文物保护专业教师运用实验室考古方法,对出土自河南省伊川土门遗址的套缸和陶钵组合进行清理和有机质文物残体分析工作。最后的尾厅将展望北大考古的未来。
活动须知
为爱发电,展览话剧爱好者搭子们的聚集地,交流活动资讯、组局、转票、周边转手什么的,共同打卡踩坑拔草,随缘面基,互相REPO。只有热爱,非商业,广告勿扰。